三豐市(日语:三豊市/みとよし Mitoyo shi */?)是位於日本香川縣的城市,為香川縣內人口第三多的城市[3],也是縣內面積第二大的城市[4]。因市內有多條高速公路與JR四國的予讚線通過,且距離土讚線的分岔點多度津站相當近,使三豐市具有相當有利的交通條件[5]。當地以賞櫻景點紫雲出山及浦島太郎傳說而聞名[6][7][8][9]。
四國八十八箇所中的第67號札所大興寺、第70號札所本山寺,與第71號札所彌谷寺即坐落於市內[10][11][12]。
地理
三豐市的轄區包括位於西邊仁尾港的大蔦島和小蔦島,以及北邊詫間灣的粟島與志志島[4]。東北邊與象頭山、大麻山與彌古山接壤,東南部以讚岐山脈的中蓮寺峰、若狹峰、猪之鼻峠與六地藏峠和德島縣三好市相接[4],西北部則是伸向瀨戶內海的莊内半島[13]。
氣候
三豐市在氣候上屬於瀨戶內海式氣候,氣候溫暖且雨量較少。當地的年均溫約為16至17度,年降雨量則約1200毫米[14]。
歷史
當地在令制國時代屬於三野郡勝間鄉、高瀨鄉、詫間鄉、熊岡鄉、高野鄉、大野鄉、本山鄉)和豐田郡(刈田郡)山本鄉。
年表
- 1890年2月15日:實施町村制,現在的轄區在當時分屬:
- 三野郡:仁尾村、莊內村、粟島村、詫間村、大見村、吉津村、下高瀨村、上高瀨村、勝間村、笠田村、比地二村、比地大村、桑山村、本山村、上高野村、二之宮村、麻村、神田村、財田村、財田大野村。
- 豐田郡:辻村、河內村。
- 1899年4月1日:三野郡和豐田郡合併為三豐郡。
- 1924年4月1日:仁尾村改制為仁尾町。
- 1942年4月15日:詫間村改制為詫間町。
- 1955年3月31日:
- 比地二村、二之宮村、麻村、勝間村、上高瀨村合併為高瀨町。
- 本山村、上高野村、笠田村、比地大村、桑山村合併為豐中村。
- 1955年4月1日:
- 辻村、河內村、神田村、財田大野村合併為山本村。
- 大見村、下高瀨村、吉津村合併為三野村。
- 詫間町、粟島村、莊內村合併為新設置的詫間町。
- 1957年1月1日:豐中村改制為豐中町。
- 1957年11月3日:山本村改制為山本町。
- 1961年9月1日:三野村改制為三野町。
- 1970年2月15日:財田村改制為財田町,為香川縣最後一個村級行政區劃。
- 2006年1月1日:仁尾町、高瀨町、豐中町、山本町、財田町、詫間町、三野町合併為三豐市。[15]
變遷表
1890年2月15日
|
1890年 - 1926年
|
1926年 - 1954年
|
1955年 - 1988年
|
1989年至今
|
仁尾村
|
1924年4月1日改制為仁尾町
|
2006年1月1日 合併為三豐市
|
莊內村
|
1955年4月1日 合併為詫間町
|
粟島村
|
詫間村
|
1942年4月15日改制為詫間町
|
大見村
|
1955年4月1日 合併為三野村
|
1961年9月1日 改制為三野町
|
吉津村
|
下高瀨村
|
上高瀨村
|
1955年3月31日 合併為高瀨町
|
勝間村
|
比地二村
|
二之宮村
|
麻村
|
笠田村
|
1955年3月31日 合併為豐中村
|
1957年1月1日 改制為豐中町
|
比地大村
|
桑山村
|
本山村
|
上高野村
|
財田村
|
1970年2月15日改制為財田町
|
財田大野村
|
1955年4月1日 合併為山本村
|
1957年11月3日 改制為山本町
|
神田村
|
辻村
|
河內村
|
交通
鐵路
其中津島之宮站為每年津嶋神社在夏之大祭時的(8月4日和8月5日)兩天開放的臨時車站。
道路
- 高速道路
渡輪
- 粟島汽船:詫間港 - 粟島、志志島
- 蔦島渡船:仁尾港 - 蔦島
公車
- 三豐市社區巴士
- 高瀨線
- 高瀨仁尾線
- 山本線
- 三野線
- 財田高瀨線
- 高瀨觀音寺線
- 豐中仁尾線
- 詫間線
- 莊內線
- 詫間三野線
- 仁尾線
- 財田觀音寺線
觀光資源
教育
- 大學、短期大學
- 專修學校
- 高等專門學校
- 高等學校
- 中學校
- 小學校
姊妹、友好都市
日本
海外
本地出身之名人
參考資料
外部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