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(英語: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,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),创建于1962年,位于上海市 徐汇区 南丹路 80号。上海天文台的前身是法国天主教 耶稣会 于1872年建立的徐家汇天文台 (蒲西路221号)和1900年在松江 建立的佘山天文台 。目前天文观测主要在佘山 进行。
上海天文台现有中国科学院 院士 1人、中国工程院 院士1人,正高级科技人员65人,副高级科技人员97人[ 4] 。
历史
上海天文台(天文大厦)
研究领域
上海天文台主要从事宇宙学研究,空间天文观测和相关运用,天文光学设备研究开发,时间标准和同步设备研发,并辅助和支持国家的宇航发展计划。
上海天文台设有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(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共建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 )、天体物理研究室(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共建中国科学院星系宇宙学重点实验室 )、射电天文科学与技术室(参建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 )、光学天文技术研究室和时间频率技术研究室等研究单元[ 5] 。
上海天文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准的首批博士 硕士 学位 授予单位之一,包括天文学 一级学科 博士硕士培养点和天体物理 、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、天文技术与方法 等多个二级学科 博士硕士培养点。
观测设备
天马65米射电望远镜
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天马山 附近[ 6] ,又名天马望远镜(31°05′31.99″N 121°08′10.10″E / 31.0922194°N 121.1361389°E / 31.0922194; 121.1361389 ),高70米、重2700吨,2012年落成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口径最大、波段最全的一台全方位可动的高性能的射电望远镜。其工作波长从最长21厘米到最短7毫米共8个波段,涵盖了开展射电天文观测的厘米波波段和长毫米波波段。
日喀则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筹备中[ 7] [ 8] 。
位于上海天文台的佘山观测园区(31°05′56.90″N 121°11′58.49″E / 31.0991389°N 121.1995806°E / 31.0991389; 121.1995806 ),于1987年建成使用,目前主要承担IVS测地国际VLBI联测、EVN的VLBI联测、东亚VLBI 联测等。
位于上海天文台的佘山观测园区,拥有一台口径为60cm望远镜激光测距仪,安装了不同用途的激光器、接收终端以及激光测距控制、处理软硬件等,可实现对四万公里内空间合作目标(带反射器卫星)全天时厘米级精度观测,以及距离最远二千多公里的非合作目标空间碎片分米级精度观测,是国际激光测距网的主要台站。[ 9]
研究成果
李珩 (1962年-1981年)
叶叔华 (1981年-1993年)
赵君亮 (1993年-2003年)
洪晓瑜 (2007年-2017年)
沈志强 (2017年-)
参见
外部链接
参考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