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德英(1935年12月—2022年1月17日),男,山东威海人,中国作家,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,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,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[1][2][3][4][5],代表作品为“三花”——《苦菜花》、《迎春花》、《山菊花》[6]。
生平
1935年,冯德英出生于山东牟平县(今属乳山市),6岁时在解放区抗战小学就读,但只读到小学五年级,9岁时曾担任儿童团团长,1949年1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,曾任学员、报务员、电台台长、专业创作员等职[7]。冯德英生长在被共产党干部谓之为“招待所”的家庭里,他接触和交往的干部和八路军战士很多,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。后来他的处女作《苦菜花》就是以这些生活素材为基础写成的[7]。
1950年春,他在读到《洋铁桶的故事》后开始对小说产生兴趣,1952年开始创作,1955年在执行海防任务时面对南海开始创作《苦菜花》,当年便完成初稿,当时名叫《母亲》。他把稿件寄给北京解放军总政文化部,同时给部长陈沂去信征求意见,陈沂又将稿件转交解放军文艺丛书编辑部。因《母亲》一名已存在高尔基同名作品,编辑部告知冯德英,因此改名《苦菜花》。1958年,《苦菜花》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,冯德英获稿费8000元,并得到周恩来接见[7]。这部作品在1982年改编为电影,2019年9月23日入选“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”[6]。1959年,他创作了第二部作品《迎春花》,只花了三个多月时间。但由于被批评它描写的男女两性关系流于色情,冯德英删改了五万字在1962年再版(文革后此书又按未删改的第一版《迎春花》重印)。
1963年,他完成了《山菊花》上册。但随后文化大革命爆发,江青对《迎春花》点名批评,把“三花”定性为三株“大毒草”。《苦菜花》和《迎春花》的手稿也被抄走[7]。文革结束后,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《山菊花》上集;三年后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下集[7]。
1980年,冯德英回到山东工作[7]并着手创作长篇三部曲《大地与鲜花》,其中第一部《染血的土地》和第二部《晴朗的天空》分别在1986年和1992年出版,但是第三部直到他去世仍未完成[7]。《染血的土地》、《晴朗的天空》反映了从1950到1960年的大约十多年的现实生活,人物都是连续同一的,而且作者将自己的真实经历,以父母与兄妹的真实原型作为小说人物的创作原本,如同自传一般地表现了作者自己创作小说的过程、情感经历以及与家人的互动关系。在小说里,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如何创作出《苦菜花》、《迎春花》的,还写到了一次令人扼腕长叹的初恋悲剧。《染血的土地》给人一种鲜活的生活气息,而《晴朗的天空》有明显的通俗小说风格[8]。
2008年9月20日,冯德英文学馆开馆。同时,他又捐款20万元在家乡设立书屋[7]。2022年1月17日6时20分,因病医治无效于青岛去世,按遗嘱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。[6][9]
参考资料
|
---|
|
---|
1985年1月-1996年12月 | 主席 | |
---|
常务副主席 | |
---|
副主席 | |
---|
书记处书记 | |
---|
理事 | |
---|
标注1:被除名者 |
|
---|
1996年12月-2001年12月 | 名誉主席 | |
---|
名誉副主席 | |
---|
主席 | |
---|
副主席 | |
---|
书记处书记 | |
---|
主席团委员[注 1] | |
---|
委员[注 2] | |
---|
顾问 | |
---|
|
|
---|
2001年12月-2006年11月 | 名誉副主席 | |
---|
主席 | |
---|
副主席 | |
---|
主席团委员 | |
---|
委员 | |
---|
名誉委员 | |
---|
|
---|
2006年11月-2011年11月 | 名誉副主席 | |
---|
主席 | |
---|
副主席 | |
---|
主席团委员 | |
---|
书记处书记 | |
---|
委员 | |
---|
名誉委员 | |
---|
|
---|
2011年11月-2016年12月 | 名誉副主席 | |
---|
主席 | |
---|
副主席 | |
---|
主席团委员 | |
---|
书记处书记 | |
---|
委员 | |
---|
名誉委员 | |
---|
|
---|
2016年12月-2021年12月 | 名誉副主席 | |
---|
主席 | |
---|
副主席 | |
---|
主席团委员 | |
---|
书记处书记 | |
---|
委员 | |
---|
名誉委员 | |
---|
|
|
---|
|
---|
1988年11月-1996年12月 | 执行主席 | |
---|
执行副主席 | |
---|
委员 | |
---|
|
|